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本期阅读在线投稿往期阅读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 
> 下载中心 
> 本期目录 
2020年03期开辟“体认语言学专栏”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7日 发布者:

     “体认语言学专栏”刊登了国内知名语言学家和青年学者撰写的5篇文章。王寅教授的文章“论歇后语的体认性——基于体认语言学的分析” 基于体认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汉语中歇后语的体认性。原型性歇后语由两项构成,前项是对生活经验的描写或拟构,可概括为“体”;后项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升华得出了“事理”,可概括为“认”。歇后语的体认性还呈现出“基础性、互动性、多元性、反差性、隐转喻性、映构性”等特征。廖光蓉教授等学者的文章“汉语句法作用于词法的体认语言学探讨” 认为汉语句法作用于词法的结果主要为中定式向心结构复合名词。句法对词法的作用机制是,依靠行为事件概念框架,突显和隐略元素;突显的方式主要是转喻,突显的元素越少,句法性就越弱,词汇化程度就越高。刘国辉教授的文章“体验认知与语言表征之间呈等值对应关系吗?”认为体验认知与语言表征之间并不呈等值对应关系。体验方式和效果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理想状态,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即便体验认知没问题,也会因语言符号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可能永远无法进入表征程序。为此,语言表征所展示的世界是主观的、有限的认知世界,而非真实的客观世界。人们虽有一定的应对策略,但结果是有限的。刘玉梅教授等学者的文章“基于多重互动识解模型的语篇意义建构”提出多重互动语篇识解模型。在语篇展开的进程中,体验性识解和动态性识解构成一种张力,语篇意义是这种识解张力达到暂时消解或折中时读者对语篇整体识解的产物。贾娟博士等学者的文章“体认语言学:缘起、现状及前瞻”认为体认语言学的兴起源于对认知语言学及其哲学基础的反思和发展,其修补凸显了语言研究中的“人本主义”和“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更具前沿性。体认语言学坚持“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视“体认性”为语言的核心性质,既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一篇: 春风送暖,爱心送情

下一篇: 《外文研究》编辑部召开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