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本期阅读在线投稿往期阅读联系我们

往期阅读

> 2030年度 
> 2029年度 
> 2028年度 
> 2027年度 
> 2026年度 
> 2025年度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2017年度 
> 2016年度 
> 2015年度 
> 2014年度 
> 2013年度 
从“做事”到“做人”:戈尔丁小说中的“人之境况” 江苏师范大学 肖霞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7日 发布者:

摘要:以伦理的视角考察,结合哈耶克“伪个人主义”论述,可以发现在戈尔丁小说世界中挣扎的人物之不同:或者无法从一种根据自身需求想象他人、利用他人、限制他人,甚至谋害他人的动物性前伦理“存在”中解脱;或者在执行伦理规范“应该”的过程中遗忘了生活,被物化为某种伦理“应该”的标准产品;或者勇于承担伦理责任,超越伪个人主义羁绊,走出“做事”的利益束缚,开始关注“做人”,拥有了形塑个体伦理人格、享受幸福生活的可能。上述不同的“人之境况”在戈尔丁小说中基本按照创作时序呈现,使戈尔丁所关心的“大写的人”的面貌越来越趋向光明,有一个从仅关注功利目标论成败、一心“做事”、到独立思考、“做事”的同时也关注“做人”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伦理选择;伪个人主义;做事;做人


上一篇: 近十年来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述评 广东理工学院 万般 肖良元

下一篇: 钟表与父权帝国规训——《达洛卫夫人》的物质文化解读 复旦大学 王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