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本期阅读在线投稿往期阅读联系我们

往期阅读

> 2030年度 
> 2029年度 
> 2028年度 
> 2027年度 
> 2026年度 
> 2025年度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2017年度 
> 2016年度 
> 2015年度 
> 2014年度 
> 2013年度 
《十二怒汉》中言词证据的心智哲学探析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聂思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5日 发布者:

摘要:言词证据指证人的证言和当事人的陈述,在事实认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法律领域中有关语言的问题,是法律语言学的最终目标。本文以法律电影《十二怒汉》为例,从心智哲学的角度探索言词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在三个世界的表征关系中,庭审中的事实认定本质上是从语言世界到物理世界的反推,言词证据是这一过程的起点。言词证据的拓扑性质有助于厘清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争议。基于“言词证据的意识双重结构”,意向性分析可以为辨明争议提供一种易于确定的思维框架。

关键词:心智哲学;意向性;言词证据;事实认定



上一篇: 对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的思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 吕冰

下一篇: 没有了!